【劳动教育(五)】19人文第2组文化劳动教育

作者: 时间:2020-10-3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池州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与池州市博物馆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劳动教育基地”。

10月31日,在院党委副书记刘昉、人文教研室主任纪凯婷、专职辅导员周素芬三位老师的带队指导下,19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班第2劳动教育实践组二十余人来到池州市博物馆参与“池州非遗沙龙系列活动”的劳动志愿服务。

本期“池州非遗沙龙系列活动”展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生漆夹纻技艺,这也是该非遗技艺在市博物馆的首次展示亮相。现场展演了髹饰、揩青、镙钿、打捻、推光、泥塑等精湛的生漆制作技艺;展示了经几十道工序而成的造型多样、绚丽多彩的夹纻艺术品,让同学们一饱眼福。为了办好这场活动,志愿者们早早来到博物馆,参与铺地毯、支帐篷、搬桌椅、整理清洁等布展和撤展劳动,与青阳生漆夹纻技艺非遗传承人徐建武老师近距离学习请教,学生们争相动手劳动实践学习,感悟生漆千年不腐、质地轻便、造型精准、不易开裂变形等特点,体验传统漆工艺中内胎骨架构成和制作技艺的文化精髓,青年大学生从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当中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池州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注重在劳动教育中聚焦当地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意思很明确:“文”是指文字、文章、礼乐制度、鼓乐、曲调等等;“化”是指人受教而变化,所以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托物言志、寓情于理,学院通过文化建设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传承,在传承中闪光,努力在保护和传承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与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交相辉映,在一脉相承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今天的时代音符,演奏新的时代声音。

(撰稿:赵衡哲/编辑:王雷/审核:刘昉)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池州学院(247000) 联系电话(Tel): 0566-2748895(院办) 皖ICP备11012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