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保平(教授)

作者: 时间:2019-09-16

陈保平,男,1963年7月生,安徽桐城市人。地理学教授,硕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池州市文联摄影家学会会员,池州学院青年教师导师。1981年9月至1985年6月,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9月至1992年8月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助教进修班在职进修;1998年9月至1999年12月参加安徽师范大学讲师进修班在职进修;2003年9月至10月在东北师大参加教育部“高校地理学科教学论国家级培训班”学习;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在华东师大做国内访问学者进修,导师陆健健教授;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参加安徽师大“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班在职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自1985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土地利用规划等教学与研究工作,1993年晋升为讲师,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2011年晋升为教授。
  已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和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市厅级课题10多项;已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部,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篇,中国人大复印报刊收目1篇。获安徽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获池州市社会科学奖4项,池州市科技成果2项;获校科研成果奖2项;获安徽省地理学会优秀论文奖1项。
主讲课程: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自然地理学、中外民俗文化、旅游摄影等。
研究领域:区域土地开发利用、小城镇规划、生态经济等。
主持或参与的代表性研究项目:
1.主持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课题《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优化的对策研究》(省级,编号08030503053),安徽省科技厅,2008–2011年。

2.主持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课题《皖江城市带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模式研究》(省级,编号12020503010),安徽省科技厅,2012–2014年。
3.主持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研课题《生态敏感性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模式研究—以池州市为例》(厅级,编号2006KJ161C),安徽省教育厅,2006–2008年。

4.主持池州学院重点自然科研课题《池州市沿江湿地水文调节功能及其生态建设研究》(院级重点,编号2011ZRZ02),2011–2013年。
5.主持池州学院重点教研课题《酒店管理专业“一专多能”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研究》(院级重点,编号2007XJ007),2008–2011年。
6.主持池州学院教研课题《面向基础教育的地理教学法课程改革与课件制作》(课题编号 2002XJ008 ),2002–2005年。

7.主持安徽省国土规划项目《安徽沿江地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1993–1996年。

8.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化对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影响路径与效应研究》(国家级,编号41171110),2012–2015。
9.参与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西部农村目标人群环境教育问题研究》(部级,编号01JA880045),2001–2003年。
10.参与安徽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项目《开发农村档案资源促进新农村建设》(省级,编号B2007004),2007–2009年。

11.参与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研课题《基于GIS的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的模糊评价》(厅级,编号KJ2010Z267),安徽省教育厅,2010–2013年。

12.参与安徽省高校省级教研项目《师专地理教育专业改造与整合研究》(厅级,编号2001218),安徽省教育厅,2001–2004年。

13.参与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皖南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厅级,编号2000JW101),安徽省教育厅,2000–2003年。
14.参与池州国土调研项目并参编《安徽国土资源—池州地区篇》,1992–1995年。
15.参与池州生态市规划项目并参编《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2006年。
主要代表性研究成果:

专著类:

[1]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对策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独著,20万字.

论文类:

[1]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 年第5期,独撰.

[2] VARIATION IN FLOW AND SEDIMENT OF DASHA RIVER AND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ON IT IN SOUTHWEST REGION OF ANHUI PROVINCE,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SCI收录).

[3]安徽两淮煤炭资源集约利用及其生态经济系统优化,中国煤炭,2008年第7期,独撰.

[4]基于新农村视野的生态文化村建设初探—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第12期,独撰.

[5]池州市矿产资源的集约开发利用与秩序管理,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年第6期,第一作者.

[6]安徽省池州地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资源科学,1995年第6期,独撰.

[7]安徽省池州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第4期,独撰.

[8]池州市生态农业建设状况及其发展战略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

[9]我国西部农村生态敏感区环境教育问题初探,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2月第35卷(环境教育研究专辑),第一作者.

[10]安徽省池州市肖坑村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初探,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第5期,独撰.

[11]安徽大别山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独撰.

[12]安徽省沿江地区旅游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22卷(地理科学专辑),独撰.

[13]安徽黄山风景区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3期,独撰.

[14]皖南地区水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一作者.

[15]池州市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测绘科学,2011年第6期,第二作者.

[16]基于CorelDraw的旅游规划图设计与制作—以天方富硒村旅游度假区为例,城市勘测,2006年第1期,第二作者.

[17]芜湖市城市边缘区环境质量分析及其评价,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年第10期,第二作者.

[18]安徽省黄山市1998–2004年大气中SO2浓度变化分析,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二作者.

[19]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度测度—以安徽省为例,城市问题,2014年第2期,第三作者.

[20]池州市沿江湿地资源及其生态保护对策初探,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独撰.

[21]皖江县域土地集约利用问题与对策初探—以池州市青阳县为例,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独撰.

[22]安徽省近15年土地要素对经济贡献及Logistic曲线拐点探析,地理科学,2014年第1期,第三作者.

[23]1996-2011年安徽省产业结构演进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测度与分析,地理科学,2014年第9期,第三作者.

[24]基于边际效应模型的安徽省建设用地增长极限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第3期,第三作者.

[25]基于企业文化角度的饭店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研究,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第23期,第二作者.

[26]生态敏感性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模式研究—以池州市为例,池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一作者.

[27]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独撰.

[28]九华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一作者.

联系方式 :
电话 : 0566-2748608
电子邮箱 : cbp180@sohu.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池州学院(247000) 联系电话(Tel): 0566-2748895(院办) 皖ICP备11012324号